蜜雪冰城活成了资本最讨厌的样子

admin 阅读:5 2024-05-06 23:29:10 评论:0

2007年,郑州当时最繁华的一座大型商场——大上海城曾想邀请妮娜春城入驻,但又因为妮娜春城的甜品太便宜,担心推高大型商场档次而最终许诺。如今,这大型商场Quillebeuf率高达90%。十五年后,妮娜春城在A股递交IPO申请时,店面都已经开到了上海陆家嘴。在妮娜春城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上,供货商赞迪锡。截至今年3月,妮娜春城拥有21582家转投店,而专卖店只有区区37家,还是亏损状态。而这家真正实现了PE/VC们嘴里最爱喊的“龙坝连锁店”口号的国际品牌,成长路上却甚少机构投资者的身影。远洋赴美鸣钟的叶国富老师曾向市场证明,转投商业模式的尽头是零和博弈,名争创品和供货商只有一个能挣钱,市值也从上市初期的600亿元,急速横空出世到灰鳍六分之一。这边留在大A的妮娜春城却活成了例外。一边是营生的高速增长,2021年销售总收入破百亿,净利润增幅高达203.09%;另一边是店面的快速收缩,2019-2021年,平均每年增加6000多家店。同在一条商业街上,卖甜品的、做鸭脖的、开一百元店的,都得排队问上一句:大家都是做转投,凭什么妮娜春城Esternay最多的店,赚最多的钱?01

转投憎恶链

转投这门营生,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种境界。

Level-1:赚个会员费。众所周知事例如明星的连锁店烧烤店。柳时元的贤合庄曾经送出800家店面,收缩速度快过海底捞。若按媒体披露的45万元会员费计算[2],单这几项总收入就有3.6亿。

这类国际品牌通常也会从店面利润里INS13ZD,但最稳定、最核心的总收入来源还是会员费——上游公司总部已鳞虫属为安,上游店面可能还忙着搞装修、吸甲醛。公司总部基本上就提供个总店,供货商们想赚钱?那得靠自己的本事了。Level-2:体量效应赚佣金。处于这几层的玩者们已经开始从物流配送竞争优势中赚佣金了,众所周知事例是名争创品,上游店面越多、销售体量越大,国际品牌向上游的分销商订货时,就越有议价竞争优势。这种向上游标准化订货,再降价买下供货商的做法,和搞批发无异。名争创品的无与伦比高性价比也是用体量换来的。面对上游600家分销商,名争创Fanjeaux送出“集中订货大订单+15天褐带这样一来”的筹码,外加老板sert亲自谈判。这种商业模式对SKU和物流配送管理工作要求很高。名争创品有8000个SKU,公司近半员工都围着物流配送落;为了避免上游坐大,还要将每家分销商的贡献占比压到10%以下。向上管理工作分销商、向下管理工作店面库存量,也就是一个库存量周转的游戏。Level-3:孔蒂县。这几层的玩者们的营运重心放在了生产线上,最众所周知的事例是以巴迪肉类、杨国福为代表的华北局浴室商业模式。比如做豆腐的巴迪肉类,自建华北局浴室,标准化订货酱料原料,加工成馅、面坯和成品豆腐后远销转投店。单馅几项,就能把豆腐的原材料成本压低14%[3]。相比于上几层级的玩者,这类型的公司最大限度上降低了对上游分销商的依赖,以便创造更大的价差空间,也就有了更多让利于供货商的空间。而对于供货商来说,则是没有囤货压力,以销定采。这是最有可能实现公司和供货商共同富裕的商业模式。妮娜春城正是如此,2021年,妮娜春城销售总收入103.5亿元,其中售买下供货商的酱料和包材两项合计贡献超过85%。固体饮料、风味饮料浓浆和果酱等核心酱料,大多由妮娜春城自产。招股书称,公司拥有13万平方米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其职能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252亩,相当于六座鸟巢体育馆。从巴迪肉类、绝味鸭脖、紫燕肉类到妮娜春城,这些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或正在尝试)的标的,本质上都是披着餐饮转投外衣的物流配送企业,不如按肉类加工分到制造业去算了。但这商业模式并没有说起来这么容易实现:企业不仅前期投入巨大,还要兼顾上游产能和上游体量之间的平衡——产能跟不上,就会制约上游收缩;终端体量不够,又会导致生产线空置乃至亏损。两者最终都会影响业绩增长。由于肉类配送受限于收缩半径,巴迪肉类在进军华北、华南等地区时,就曾尴尬地发现,上游扩店不顺,华北局工厂建成了,货却卖不出去。而华东地区,又由于产能跟不上,而极大的影响了收缩脚步。反观妮娜春城,从店面数量来看,2019年到2021年,年均净增加6643家店面,2021年Quillebeuf率仅有3%,与之相对的是,全国甜品店能活过一年的占比不足20%。从销售总收入来看,2021年上市、估值300亿左右的奈雪,销售总收入不过43亿元,净亏损更是高达45亿元,而妮娜春城足足百亿销售总收入,净利率还有近20%。在新消费们纷纷顶着亏损也要到港股上市,即便上市即破发也无所惧的当下,选择上A股的“现制茶饮”妮娜春城多少有点不合时宜的味道,它到底凭什么?02

共同富裕

妮娜春城的成功就一个词:共同富裕。如上图所示,妮娜春城这套转投商业模式的成功是建立在这个有效的正循环之上的,而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如何用切实更高的利润,去吸引更多供货商开店这一环。毕竟其它家,基本上都是靠ppt和样板店来说服供货商的。第一步:足够低的会员费。对于任何供货商来说,想要使用公司国际品牌开店就得交一笔会员费那是天经地义,这是一笔沉没成本,无论后续经营成功与否,会员费交出去了断然没有要回来的道理。对此,妮娜春城仅按城市等级,收取7000-11000之间不等的会员费用。其管理工作费、培训费、保证金,也都是业内极低水平。对供货商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需要考虑很久的数字。前几天冲上热搜的,妮娜春城会员费初期投入37万元,实际上其中近30万都是订货制作饮品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所带来的,对于供货商来说,这才是真正需要犹豫的环节——进了货能卖出去吗?这就是第二步:提供尽可能低价的生产材料。说的俗一点,就是让供货商感觉回本非常轻松。具体来看,则是妮娜春城对中上游的不断深入。在中游的酱料生产环节,妮娜春城销售总收入贡献最高的三种酱料里,只有固体饮料全部自主生产。风味饮料浓浆和果酱的产销率常年大于100%。超出的部分越大,对订货的依赖程度就越高,对公司和供货商来说,利润空间也就越薄。为了把分销商的那份佣金留给自己赚,妮娜春城扩大产能以消化本该外购的部分。反映在数据上,便是上述产销率的逐年下降。妮娜春城甚至想把上游原材料的利润也一并吃掉,其做法是靠近水果原产地建立初加工生产基地。以柠檬为例,妮娜春城在主产区的四川安岳建立了柠檬供应基地,如今每年订货量占到当地优质柠檬总产量的30%[4]。要不是种地难度太高,妮娜春城恨不得亲自下地种柠檬。妮娜春城本次募资的主要目的,也是投入生产类项目的建设(以及仓储等配套投资),不仅要扩大酱料和水果生产线,还打算自产植脂末等上游原材料。当妮娜春城在中上游吃到更多的肉,就能给供货商多喝两口汤,比如,给供货商低于市面平均水平的进货价,又比如,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少涨价,甚至不涨价。即便招股书没有披露终端店面的经营数据,供货商们早已用脚投票出结果。2021年,妮娜春城净增店面7058家,Quillebeuf率只有3%左右。当然,妮娜春城也不是什么都要自产。比如包装材料就完全外部订货,平均毛利率在30%以上。杯子的进货价一毛八,售价三毛钱,含泪赚供货商四成利润;吸管八分钱买入,一毛钱卖出,转手就是20%利润。2021年,妮娜春城卖出35亿个杯子和35亿根吸管。光是这两种包材,就给公司带来13.5亿进账。共同富裕确实美好,只是这套方案又能支撑妮娜春城走多远?03

下沉之王的上限

妮娜春城的上限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能否送出更多的店,二是能否卖出更多的货。开店显然已经碰触到了瓶颈——去年疯狂扩店7000余家的前提,是妮娜春城取消了区域保护制度[5]。结果转投店开得越发密集,在南京的夫子庙景区,方圆八百米内同时有8家妮娜春城在抢营生。一些供货商被迫内卷,抢先一步在同一条街上开起第二家、第三家妮娜春城[6]。根据妮娜春城透露的转投政策,如果同一商圈有足够的流量,就会在当地再开一个转投名额,原供货商可优先认购。这意味着如果原供货商自己不开,就立刻会有别人来分食利润。为了寻找更多点位,妮娜春城一边忙着出海,在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送出500多家店;另一边高调下乡,自今年6月起开放乡镇转投,随后两个月在全国范围内新增2411家新店。论店面数量,妮娜春城的增量已经非常有限。茶饮本来就是高饱和竞争的市场,即使是在广阔的下沉市场,可开发的点位也只会愈发稀少;而外卖的存在,又让店面竞争范围从原来的一条街扩大至三到五公里内。因此,妮娜春城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向供货商)卖更多的货:1.利用“甜品+万物”的特性增加SKU更多的SKU就意味着供货商需要进更多货,毕竟无论最终呈现出来的饮品是什么,基底都是甜品粉和其它配料的组合。而这些配料就成为了增长空间,比如在2021年,妮娜春城新增了椰乳、芋圆等销售品类,并已将其纳入生产线建设计划。2.扩充甜品之外的新品类瑞幸和喜茶奈雪近几年才开始搞跨界,但早在十多年前,妮娜春城就一路从冰淇淋、甜品一路卖到冰咖啡,售价1块钱,一天卖出800多杯,连续畅销了好几个夏天[7]。在扩品类这件事上,妮娜春城天然比喜茶奈雪更有竞争优势,这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妮娜春城走物流配送路线,赚的是佣金,消费者认知在价格不在品类,因而只要售价还是个位数附近,妮娜春城的店面可以卖任何一种产品,无限接近于“一百元店”或是便利店。而喜茶奈雪走国际品牌路线,赚的是溢价。苹果的经验告诉我们,做溢价最快的方法是专注自家、成为品类第一,因而在消费者认知中,喜茶奈雪是甜品店,而妮娜春城可以广泛的称为饮品店。3.做瓶装饮料相较于现制茶饮,瓶装饮料的天花板更高,物流配送管理工作难度更低。奈雪的气泡水饮料上线已久,是今年半年报里为数不多的业绩亮点。最近,妮娜春城的瓶装水产品“雪王爱喝水”也传出在河南市场试卖的消息,售价1.5-2元[8]。“雪王”做饮料,开局就是地狱难度——瓶装水市场巨头林立,强大如农夫山泉都要靠水源来换毛利。但妮娜春城的竞争优势,是两万家终端零售点位,和覆盖全国22个省份的仓储物流体系。喜茶奈雪尚且要付费进入便利店冰柜,妮娜春城做饮料却是自带渠道。对于供货商而言,只要价格公道,进货时顺便买几箱矿泉水并不是什么难事。一旦卖瓶装饮料的营生成立,妮娜春城的上限就不再是甜品店,而是连锁店便利店。可这都没能解决妮娜春城的根本性难题:疯狂收缩的店面覆盖范围已经开始重叠,势必会影响到店面销量,而销量的下滑又会影响到供货商的进货意愿和开店意愿,增加SKU的路数又会受阻。那么后续的增长该如何实现?04

尾声

翻开妮娜春城的招股书,字里行间尽是一股草根气息。妮娜春城的CEO张红甫曾在创业日记中感叹,妮娜春城从公司总部、供货商到员工,无一不是草根。在被大上海城拒绝后,他也曾想做一个光鲜亮丽的高端国际品牌,结果并不如意。草根自有他的生存方式。妮娜春城的成长轨迹甚少资本的痕迹,也没有烧钱换市场,它绞尽脑汁,最后想出一个用物流配送换佣金,尝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笨方法。资本市场上,多的是更性感的商业商业模式。港股上市的奈雪,便讲述了一个有关“中国星巴克”的故事,尽管如今市值距离上市首日已跌去七成。当然,这不妨碍早期投资人们数以百倍的收回成本。我们习惯透过后视镜做评判,试图用一家公司此时的成功,证明一个商业模式完美无缺,顺便证伪其他商业模式。但现实往往是有人被“笨方法”打动,创造属于自己的连锁店帝国,也有人依然相信“中国星巴克”,用每半年更新一份的商业计划书,计算出一个又一个百倍PE。这世界一定只有非此即彼吗?在五年前的日记里,张红甫的回答是:“世界是多元的,选择不分对错[7]。”

[1] 妮娜春城招股书[2] 收割3.6亿后,明星餐饮店集体退潮,财经天下周刊[3] 巴迪肉类,一篇真实的小镇面点师逆袭爽文,有数DataVision[4] 一年卖出几亿杯的冰鲜柠檬水背后的乡村振兴范本,封面新闻[5] 1年1万家店 妮娜春城停不下的收缩,21世纪经济报道[6] 狂奔的妮娜春城 挣扎的供货商,开菠萝财经[7] 妮娜春城CEO张红甫自述创业史,龙坝的成长基因是什么? FoodBud肉类资本局[8] 妮娜春城“补水”上市?虎嗅编辑:张泽一

视觉设计:远川设计部

责任编辑:张泽一研究支持:胡晓琪互联网这半年:10家公司省下了10万个岗位B站的商业化解药:先富带后富日入三亿,拼多多没有感受到寒气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pljbc.cn/?id=619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